真的相信嗎?

弓長先生
·
·
IPFS
不時的問問自己:「自己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嗎?」

曾經有男性長輩向我抱怨伴侶:「我跟你講,對方真的很難伺候,我已經為她做了很多,盡心盡力了,這樣也不開心那樣也不開心」

我:「那你怎麼辦?」

男性長輩:「沒辦法啊!還是要做啊!」

我:「是什麼情況下你願意『選擇』做呢」

男性長輩:「啊有什麼辦法,啊就不得不做啊」

我:「你為他做了那麼多還被嫌,不委屈嗎?」

男性長輩::「所以啊!我就只能『轉念』啊,反正開心做也是做,不開心做也是做!既然這樣就開心做啊」

我:「那你的你所謂的轉念有效果嗎?」

男性長輩:「當然有」回答的非常篤定。

我能接納他腦袋中的篤定,但對於他內心是否相信真的有效抱持著懷疑的回他:「所以,既然在你的『選擇』之後決定了開心做,你剛剛的抱怨難伺候,是來自於什麼?這樣的『轉念』真有效果?」

看似一記當頭棒喝,不過也讓男性長輩有了覺察。

接著跟他說明了一下轉念的真實概念,並非大腦強迫說服自己。

轉念,很常被誤用。保守的說百分之九十的轉念都假的,然後變成強迫自己接受,越轉越痛苦!越轉越糾結!這種「轉念」只是大腦騙自己的把戲,並不是真正的「轉念」。

因為光是這句「開心做也做?不開心做也做?不如就開心做吧」自己就無法真實相信了,哪來的轉念。

如果這層面無法或不願意如實面對,怎麼轉只是原地旋轉跳躍閉著眼而已。

因為自己根本不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


男性長輩在上述的事件中,我的猜測感受可能是委屈。所以我問「你為他做了那麼多還被嫌,不委屈嗎?」

我只是拋個餌,問問而已。

但,他慣性的迴避了接觸感受。只放任大腦中的各種想法繼續纏繞。想法和感受不同,因為男性長輩回覆了我,他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所以啊!我就只能『轉念』啊,反正開心做也是做,不開心做也是做!既然這樣就開心做啊」

我提出來的是感受,他回答的是想法。因為長期迴避情緒。加上也許當長輩久了,習慣沒仔細聽別人說了什麼,習慣只說自己想說,習慣聽自己想聽。

能好好了解情緒的流動,當情緒能好好的流動,在行為上自然不容易產生偏差,在內心不會有那麼多的糾結。只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重頭來過。

進一步,沒了糾結也比較不需要透過自我「道德勸說」式的「轉念」,強迫自己相信某個觀點來接受外在生活的事件,來面對自己生活中的不如預期。

「開心做也做?不開心做也做?不如就開心做吧」這句話一旦只停留在大腦層面就只是觀點。

因為自己根本不相信這句話,只是想努力相信,然後做不到所以委屈再加上挫折。


遇到事情有了不情願、不開心的情緒,勸他或勸自己「開心做也做?不開心做也做?不如就開心做吧」

很多時候我會接著問到這句話:「是真的相信嗎?內心沒有一絲抗拒?」

對方的回覆往往是:「那有什麼辦法?」帶著無奈的狀態,其實也代表不是真的相信這句話,只是想要說服自己而已。

因此,整體而言其實就只是要問問自己:「自己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嗎?」


新進人員曾一邊塗鴉一邊問我:「阿爸,什麼是『感受』和『感受的感受』?」

我:「你什麼時候注意到這個的呢?」

接著我們聊了一下。

例如:「很多成人想糾正對方的行為,但忽略了其實是自己的內心受傷了。或是因行為而被喚起過去未撫平的傷。」

感受是生氣。

成長過程中當生氣時被長輩應對的習慣是不可以生氣,長期會形成「不可以生氣」的觀點。

大腦因為這樣長期累積的觀點,儘管已經成人了,仍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所以感到難過/憤怒。而這個難過或憤怒就是屬於「感受的感受」。

更有趣的一點,如果這生氣是因長輩行為而起。

感受到生氣,觀點是不能生氣,因為觀點裡還有一層是「不能對長輩生氣或憤怒」。感受的感受如果是憤怒,背後可能還會有愧疚。

這層層的堆疊,如果無法覺察,內在難免總是波濤洶湧而無法自在。


不少來訪者問過:「奇怪同樣一句話,你說了你兒會聽,我說他都不聽。」

我:「這樣嗎?例如呢」

來訪者:「就像同一句話:『我會等你』」

我:「因為當我跟新進人員說出『我會等你』,我是真的會等,我是真的相信『我會等你』這四個字。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期待他馬上要結束手邊的事,甚至當時間拉很長時,我不會因為這樣而不開心。」

也許,很多大人跟孩子說的『我會等你』就算以為沒帶著目的但內心深處還是有目的。還是希望他趕快放下手邊的事情來滿足大人的期待。因為自己內心並不相信自己說出來的那一句話「我會等你」。

另一種情況是,聽過了我的舉例後,認為我們說的是同一句話,實際上根本不是。又或者說,我把他的意思說出來,實際上他說的內容跟我說的內容完全不同。

不過,這部份因為太細膩,而這些細膩背後關鍵支撐是「有意識」。

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說的每句話,同時也真心相信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不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說,也不是為了「應該」說些什麼而說。

也包含了不相信自己所說的文字內容但覺得好像應該要這樣做才表示成熟?

或你的笑是發自內心的笑?

還是因為覺得應該要笑一下紓解尷尬的氣氛?

這些就是構成語氣姿態是否穩定的因素。

在生活中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有些人說完某些話(就算是嚴肅的話)之後也會自己尷尬呵呵呵的笑,或是有各種矯揉作態的肢體動作、臉部表情,都是來自於以為自己有意識的無意識。

以為沒有人會發現自己的不自在,只要仔細觀察,其實全部寫在臉上和肢體語言。

語氣姿態不穩定的狀況試著回想感覺一下,接到會有壓力的長輩的電話,一接起來:「你吃飯了沒?吃了什麼?」

如果長輩的語氣姿態不穩定,往往接到電話的人會不由自主的聯想,「你這次打來到底是又想要講什麼?」

一旦有了這個念頭,心中的防衛城牆就會上升,而且「又」這個字是帶著一點點指責、不耐煩的意味,這樣的對話頻率也是無發拉近彼此距離的原因。來自於語態不穩定。

對於生活的互動細節,我們可以有意識到什麼樣的程度?

常常在工作時提到:

說話的時候,是否能「有意識」的知道,使用的每一個字是什麼?

說話的時候,是否能「有意識」的知道,這當下眼睛看到某處是自己的內在發生了什麼?

說話的時候,是否能「有意識」的知道,這當下比了某個手勢,自己知道自己的內在發生了什麼?

很難,但做得到。

前提是:「自己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嗎?」


有次和一家人碰面。

她、她先生和孩子進門後在放包包,我:「你還好嗎?」

對方不假思索的回答:「還好」

我看了她一眼:「真的嗎?」她看了我一下,我:「我不相信」

接著我轉頭開燈,聽見她跟我說:「張楊,你怎麼這樣?」轉頭看見她爆哭。


我感觸很深,對方是一個受過專業心理教育訓練背景的人,還是難免會因為自己的狀態不穩定,導致會有反射性的應對。

而這樣的「應對」,可能來自於希望身邊的人不要擔心,想滿足身邊的人「期待」。

加上從小被「教育」出「還好」是一個很安全的答案。

但,因為跟自己內在狀態是衝突的,也就是說出來的文字和內心是「不真實」。

而,我的回應剛好不是傳統的應對。也許瞬間讓她有了很大的衝擊。

因為她自己不相信她自己說的「還好」。


從小被「教育」出「還好」是一個很安全的答案,也就是「觀點」。

就是在某些情況下「應該」說出什麼。

但,這樣真的好嗎?

有些朋友在這樣情況下的回應往往是:「難道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嗎?」

事實上,這樣沒錯。看情況場合說話是一種能力沒錯,但真實的面對自己也是一種必要的能力。

只是,如何照顧好自己的狀態後說出一句不會造成「情境」和「對方」不舒服的話。

或許當我問出:「你還好嗎?」

對方:「這陣子確實不太好,謝謝你的關心」可能對她來講,整體的衝擊不會那麼大。

而這部份,就涉及到「內在安頓」和「自我覺察」了。

很多時候會不小心自動導航進入:「應該要說什麼」的「觀點」。但如果忽略了一些東西,容易導致「內在矛盾」或「對外挫折」。

而忽略的那些東西,也許過去在成長的歷程中,並不曾被教導過。實際上,多數的情況在成長的過程中,並不會被教導。

因為,很多大人也不從學習過「內在安頓」和「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有個很重要的練習,問問自己:「自己相信自己說出來的話嗎?」

Be Happy

#責任釐清 #為自己負責任

#自我覺察 #內在安頓

#在安然無事中學習

#在風暴中才有能力實踐

#內觀者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弓長先生內觀者 / 敘事治療 / 非暴力溝通 數位宅男 / 曾經音樂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不想上學」怎麼辦?

拉一把

虛無飄渺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