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 35|盤點市面全部六本中史教科書 89 民運如何寫?
(原文刊載於集誌社)
文|陳萃屏
初中教育,可能是一代代未經歷八九民運的年輕人,認識六四的起點。當六四變成「某個將至的敏感日子」、「個別日子」,教科書現在是如何教六四?已於市面有售的初中中史科適用書目,全港現有六本,《集誌社》檢視全部書目內容,全在「改革開放」章節提及六四事件,篇幅由最少的 110字、到最多有一頁。有四本教科書引述官方或民間數字,提到當年有傷亡,有兩本教科書則完全沒提及。
至於香港人有關八九民運或六四的參與,如 89 年 5.28 150 萬人大遊行聲援民運、支聯會舉辦維園燭光集會,六本教科書則完全沒有提及這段香港史。前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質疑,教科書一直「淡化」六四歷史,不將港人參與收錄其中;他憂慮現時香港沒法公開悼念六四,加上教科書輕描淡寫,香港年輕人或步內地後塵「慢慢就唔知呢件事」。
教育局在 2018 年中公布初中中國歷史科修訂課程指引和大綱,中三課程要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發展及改革開放;當年修訂把香港史剔出獨立課題,綱要不提八九六四、六七暴動等重要事件,惹來爭議。時任教育局長楊潤雄指課綱向來毋須將每件歷史事件列出,教科書會自行涵蓋六四等。
現時初中中史書如何描述和教六四?根據教育局教科書適用書目表,初中中史科共有七套印刷教科書,除一套「尚未有印行本」未在市面發售,記者購得其餘六套、下學年仍適用的二手初中中史教科書,比對各出版社涉及八九民運及六四內容。
六教科書篇幅由 110 至 460 字 兩書印解放軍入天安門照片
六套書由四間出版社出版,分別為齡記、教育圖書、雅集、現代教育。四出版社描寫六四事件的篇幅(包括內文、檔案及附註),由最少的 110 字至最多一頁的 460 多字。有關八九民運的訴求和成因,如「反腐敗反官倒」、「學生發悼念胡耀邦逝世」,六本書全部有提及。全部書有提到軍隊在天安門廣場清場,有四本用「武力驅散」、其餘兩本各用「解放軍清場」或「軍隊驅散」;其中現代的兩本書附有六四清晨,「解放軍進入天安門廣場情形」照片。
兩書引官方文件稱 200 餘人死亡 兩書完全不提傷亡
在描述六四事件傷亡方面,有兩本教科書用「釀成流血傷亡」字眼、兩本寫「釀成傷亡」。這四本書中,一本引述引述官方文件「200餘人死亡」;兩本引述美國哈佛大學學者傅高義撰寫《鄧小平時代》遇害者數字「約 300 至 2600 之間」;一本兼引官方的「200餘人」及「外界認為不少於二千人」。
有兩本書完全無提及事件造成傷亡。分別為教育圖書的《活學中國歷史》、及雅集的《新編中國史旅程》,這兩本書同時沒附有八九民運和六四的任何資料圖片。
書本形容中央出動解放軍「把運動平息」
其中,教育圖書《活學中國歷史》在六本書中,以最少字數的 110 字描述六四,標題為「改革開放的波折及對改革的堅持」。內文提到 80 年代改革開放下衍生貪腐等問題,1989年學生和市民自發悼念逝世的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觸發了反腐敗、反「官倒」民眾運動。之後中央在六四「出動解放軍,在天安門廣場進行清場,把運動平息」。書本沒有提到清場造成傷亡,僅指處理手法引來國際社會的猛烈迴響,引發對改革開放的討論。
雅集出版社的《新編中國史旅程》,在有關改革開放問題「貪污腐敗嚴重」的段落,用 118 字提及學生和市民悼念胡耀邦病逝,演變成要求民主改革運動,六四「解放軍以武力驅散天安門廣場的群眾」,沒提任何傷亡情況和數字。
至於齡記與現代教育,則各出版 2 套中史書。齡記的《亮點中國史》及《新探索中國史》,形容六四凌晨「軍隊以武力驅散支援學生的群眾釀成流血傷亡」,《亮點》引述官方公布死亡數字為「200 餘人」、外界認為「不少於二千人」;《新探索》則只引述官方數字,又附有當時學生領袖王丹及吾爾開希的現場照片。
現代教育的《現代初中中國歷史 (第二版)》及《現代智趣中國歷史》就指「中央政府始終沒正式公布傷亡人數」,引述哈佛大學學者傅高義撰寫的《鄧小平時代》一書所寫遇害者數字,即 300 至 2600 之間;兩套課本均印有「民主女神像」及六四清晨裝甲車進入天安門廣場照片,前者更點名總理李鵬宣布戒嚴,調派軍隊進入北京。
香港 150 萬人遊行、維園燭光無影蹤
值得留意的是,六套中史書全沒有提及港人參與 89 民運的任何事件,如 89 年 5 月 28 日曾有 150 萬港人參與的「全球華人民主大遊行」、以及自 1990年起由支聯會舉辨的維園燭光集會,所有書本皆隻字不提。
前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批評,香港教科書一直都在「淡化」六四歷史,最事件發生首十年因被指是「剛發生」、沒載入教科書,到事隔十年後也只是輕描淡寫;他又質疑出版社是否因政治敏感,而不收錄港人有關 8964 的參與。蔡耀昌舉例指,如聲援北京學生遊行,有 150 萬人參與是重要的香港歷史,「當時香港人對件事係全民關注」;他又指六四後,香港持續三十年,有十多、二十萬人參與維園燭光集會,應要記載:「每年集會令呢件事 30 年來沒被遺忘,都因為香港的持續參與,令內地嘅新一代知呢件事。」
蔡耀昌指現時香港民間沒法公開悼念六四,教科書又輕描淡寫,擔心學生日後會不知道 89 民運和六四事件。他回想起十年前回到內地的經驗,指當時內地年輕人已不知六四,憂香港年輕人或會步內地後塵,「慢慢就唔知呢件事」 。
集誌社檔案:中史科課程指引大綱修訂爭議
教育局在 2016 年就初中史科課程修訂展開諮詢,當時有意見認為當局在綱要,刻意刪去「六七暴動」、公屋改革、「六四事件」等重要歷史事件,使香港發展成為中國歷史附庸,課程只強調盛世和民族融和。局方當時反駁指「中史課程自然以國家歷史發展為主線」,又舉例指,六四事件於當時課程指引同樣沒被列出,但教科書一直有涵蓋有關內容。
2017年,教育局副秘書長陳翠華被媒體問到為什麼新課程沒列出「六四」事件和「六七」暴動時,回應指「不會將「雞毛蒜皮」(事件)列入(綱要)」,強調「中華千年歷史難以巨細無遺放進課綱」。到 2018 年課程修訂出爐,香港史被剔出獨立課題惹質疑;時任局長楊潤雄回應指香港史仍維持一成比例、沒政治考慮,很多教科書會自行涵蓋六四事件。
直至2022年,新學年中三中史科使用修訂版教科書。部分傳媒報道和比對出版社書籍,發現有關六七暴動和六四等較大爭議事件篇幅有所改動,如有出版社刪去天安門廣場集會絕食的照片、有書本未提六四死傷人數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