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秀罪成|社工續牌「審核」逾月 孫玉菡:社工局會依法處理 盤點涉社運 DQ 個案 逾九成釘牌年期長過刑期
「陣地社工」成員陳虹秀,昨(11日)被重審裁定暴動罪成,她在今年二月已申請社工續牌,社工註冊局的網頁顯示,其續期申請,仍在「審核中」。

DQ社工|禁劉家棟稱前社工 前主席批「顛覆認知」 註冊局「倒模」覆業界:有疑慮自尋法律意見
被釘牌的劉家棟,收到社工註冊局信件,「提醒」他自稱「前社工」或犯《社工註冊條例》,有社福界人士感「顛覆個人認知」。

DQ 社工|社總批註冊局「翻舊帳」不恰當 停牌期限標準不清晰、一罪兩罰
他續指條例修訂後,有社工因曾干犯罪行而被拒續牌,相關個案卻沒寫明期限,令同事「好煎熬」、「無所適從」,不知道事隔多久才能申請。他促請當局清楚交代停牌期限如何釐定,包括與罪行性質、刑期關係,亦應承諾不會一罪兩罰。

社工局DQ|鍾錦麟、施德來遭永久釘牌 大律師譚俊傑不獲續任紀律委員會
新社工註冊局上任後,據悉有七名紀律委員會備選委員小組的成員「任命失效」,除了捲暴動案的社工陳虹秀、活躍社運,正就新田發展環評提司法覆核的「抗河蟹」社工謝世傑外,據《集誌社》了解,另一名委員、大律師譚俊傑,也不獲「續任」。翻查資料,譚俊傑有民主黨背景,多次為反修例運動案件的被告辯護。

社工局DQ|陳虹秀後第二滴血 「抗河蟹」社工謝世傑 同被剔出紀律委員會
社工不獲續牌、被釘牌的問題,《集誌社》早前報道,新任社工註冊局上任後,至少有兩名曾涉反修例案件的社工申請續牌不獲批,當中有人被起訴罪成、有人未有被控。據了解,在八月份,有社工因涉及社運罪行,將會被停牌半年至三年不等,但仍 28 日申訴期。

社工釘牌|據了解至少兩社工涉反修例案不獲續牌 註冊局:至七月底沒因國安罪釘牌
據《集誌社》了解,近日至少有兩名曾涉反修例案件的社工,被局方指出並非能夠發牌的「fit and proper(合適和恰當)」人選,最終未能成功續牌。註冊局回覆《集誌社》查詢時僅表示,截至七月底,沒有人因危害國安罪行「不獲註冊」或被「釘牌」。

择校与专业分享:我为什么选择在澳洲读社工?
更重要的是,我对于社会议题的关注,并没有我的迁徙而消失,也没有我工作的变动而减少。事实上,无论选什么专业或者什么工作,我始终都是以「人」为中心,看见一个人的需要,尊重一个人的表达,捍卫一个人的自由与权利。

在中国南方,四位社工的各自决择
一 在省城地铁站上盖的一栋甲级商务写字楼大堂,王真琪正走向前台与工作人员交涉,她的门禁卡失效了,门禁闸机把她挡在了升降机外。王真琪是一位商业保险经纪人,不时需要前来位于楼上的分公司开会和处理事务。三年前,作为公益机构项目负责人的她在一次社工朋友的聚餐中当众落下了眼泪,她向朋…
她乡热帖 | 新西兰社工学习日记
她乡乡友 鲜竹沥液 在她乡论坛分享她在新西兰学习社工专业的日常
孩子的爭扎叫不醒裝睡的政府:《你懂個屁》EP10|11
一個專案不同問題,一個問題不同單位,一件個案毫無溝通

長路漫漫,我們何時跌落、升起?
街友像是存在卻又不存在的漂浮物,在人世間晃蕩,即使努力想讓自己成為什麼,變得可見、明晰,但在城市的陽光照射下,他們仍如幽靈般透明。街友社工的工作,是讓這些透明的幽靈擁有日常,彷彿日常生活是具有重量感的顏料,能一點一滴的賦予街友色彩,讓他們的輪廓變得清晰,直到和城市現場再度融成同一個場景。

「人事物」: 我們人生的三大任務
在培訓中常會提到「人事物」、像「我們喜歡的人事物」、「討厭的人事物」。似乎「人事物」本身就包含了我們人生的三個大任務: 連結人、完成事、得到物。
我們要外籍中階人才,但來的是人
在台東南亞移工的各種權利需求,從來未曾受到正視,人數持續增加,主責部會只想在數字增加取得更好成績。但何謂中階人才?合法移工的生養需求、家庭團聚需求在國家政策裡仍是例外狀態

2023.1.18 香港法庭新聞匯編
焦點:13人暴動無罪律政司上訴求重審 包括社工陳虹秀 上訴庭6個月內頒判決

開運奇遇記《Luck》
珊珊·格林菲爾德(伊娃·諾柏查達 聲演)做任何事都會出錯、失敗, 在她目前18歲的人生,沒遇過一件稱得上幸運的事。她的好友海瑟戲稱她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人。孤兒院規定,滿18歲就要離開,開始獨立生活。社工已幫她租好房子,也安排了工作。珊珊和海瑟約定下星期有意收養她的家庭來探訪時,她也會到。

社工工會集結衛福部辦普渡 提社安網計畫三大問題
7/29 是農曆鬼門開,臺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號召來自全台的8個社工工會前往衛福部,為了在政府「社會安全網」政策底下身心受創的社工們舉辦「普渡法會」,並說明「社會安全網」政策造成社工陣亡的三大原因,使得社安網失靈。

工作隨筆: 一件粉灰色格子襯衫
ASS: Client 11

社會工作充權與倡導:助人專業如何與社會及政府對話
「社工?所以是志工或義工囉。做這個有薪水嗎?」5/16 Allen共學計畫來談談社會工作者

【淺談社會適應】——我們多想努力活成正常人?
正常人、社會適應、諮商

接受心理輔導的4 個先決條件
我常會與同事或接受培訓的參加者談到我們在介入中有甚麼不同的選擇,而輔導或心理治療一般都是大家會想到的其中一項選擇,但是否所有服務使用者都合適以上述方法介入?我認為我們需要考慮一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