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口中的努力是真努力,或只是一種包裝過的理所當然?
Photo by Vasily Koloda on Unsplash上週全台新聞媒體都在狂報一位北一女混血女生沒補習考上耶魯,我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這年頭沒補習考上常春藤也能當新聞?」報導中提到她本身很愛閱讀,在台灣都唸公立學校,沒有補習就考上耶魯,不少篇幅講她愛閱讀到會忘記看路之類的。

遇見另一端的中國(4)——彼端的人及尾声
前面幾天深入鄉鎮的旅程與我而言意味著什麼?我也許看到了另一端的中國,但我也許並沒有看得很真切。
圍爐評論|現代社會裏,那些漂浮的尊嚴感
舉報|「標準」口音|官媒與臺灣議題|「老年」隨心飛|她經濟

什麼工作是沒有壓力的?
我在這裡分析了這些,是希望讓大家心理上能好過一點,同時也提醒自己別再去胡思亂想「有沒有人工作是輕鬆沒壓力的?」這個問題...

為什麼老闆都偏心? 和老闆要特權的談判守則
「特權」這東西就是自己有的時候理所當然,沒有的時候又眼紅心癢。其實我們都不想要公平,我們要的是老闆的青眼相待。
醫院裡的真假VIP們—小姐,你知道我是誰嗎?
圖片來源:Pexels我誠懇的說,視病猶親其實是有違人性的,試想就算同居多年的婆媳,他們都始終心有芥蒂,怎能苛求初見的人們,發展出情同骨肉的關係、情感?再者,說穿了員工多只關切薪資、遠景、福利,當然我們也關心患者,希望病患早日康復,減緩病痛,但真的不要幻想醫療人員把你當成自家父母、兄弟。

建築奇跡與無聲的工人
搬到新校區已近兩周,除了學生之外,見得最多的就是施工的工人了。有幾個很讓我觸動的畫面: 1. 有一天隨老師去看廠房,我們走了一圈準備出去了,才發現角落四處躺著很多午休的工人。而廠房的灰塵,蓋滿了硬化地面。2. 再去廠房,一個工人用機器攪拌塗料,泥漿濺的到處是,他連口罩也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