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128 articles
馮子緣

《情.欲.生活瑣事》之《監護人》

作為未成年的監護人,理應扮演監督保護的角色,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監護人卻甚麼也沒做。以前工作的時候,總有些父母會跟我說自己不懂得教子女,或者要謀生沒時間教導,覺得理應單靠學校、靠老師去教好他們的孩子,彷彿做父母的不用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其實父母作為監護人的角色,就該監督保護未成…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評論》一點點自由和文藝之必要——緬懷聶華苓和瘂弦

瘂弦謀求博大而均衡的文學中道,和聶華苓舉辦國際文學組織的宗旨異曲同工。由幕前走到台後的兩個文學人,皆主張文學與政治保持距離,同樣用長達20年的時間,踐履一個超越限界的文學社群理念。

德希

《聖經 》. 教宗 VS 當下的俄烏

前提: 如果你問我對世界的真實想法 ,我願意是黃梅花樹上的貓,願人間靜好。最多去一下勳老師家看他抄《金剛經》或則去龍先生家幫她喂下雞😂😂。

滷肉飯

《明日之後》:虛擬世界的資本縮影與玩家心聲

《明日之後》是一款末日生存遊戲,融入資本主義結構與多元社交功能。文章探討其遊戲內容、玩家分層、氪金影響與退遊潮,並反思其虛擬世界對現實的映射,以及對玩家帶來的樂趣、挑戰與啟發。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張愛玲金句,有時比周星馳更好笑

今天網絡文字越來越「抖音化」,一句起、兩句止的名人語錄大行其道,張愛玲也逐漸由小說家變成金句王,想起來也令人感慨。早在七十年前,張愛玲已預言了:「我們下一代,同我們比較起來,損失的比獲得的多。例如:他們不能欣賞《紅樓夢》。」

当世界无玫瑰

【有雷】看完麻神的《夏与冬的奏鸣曲》我有点懵

我知道,看不懂麻神一定是我菜

JC

為何人人都在招聘,卻沒有人能找到工作?

儘管市場上看似有數百萬職位空缺,求職者卻常常面臨自動化篩選系統(TS)的冷酷審查和虛假的「幽靈職位」。文章批判了企業不斷提高的招聘要求,並指出真正的贏家是科技公司和擁有社會資本的少數精英。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場求職遊戲更像是一場注定失敗的荒誕劇。

当世界无玫瑰

陆剧之长相思第二季

空心人大王姬矫情且波澜壮阔的一生

Cyo Lin

妄想+科技=「真」現實:今敏作品的存有矛盾寓言

正逢台灣重映今敏的《藍色恐懼》4K數位修復版,這篇文章寫於2020年首度在台灣上映之時,與大家分享當時的觀影經驗與初步想法。

Cyo Lin

玩火筆記:與人工智慧一起跳著焦慮之舞

如今,人與科技的共舞已成一種命定的非線性關係,最具代表的畫面莫過於《2001:太空漫遊》裡開場不久的某一遠久的時空裡,猩猩在荒野裡手持骨頭的場景,已然註定邁向未來人類看見「黑色石板」的那一刻。

ivy 蝦

阅读|余光中的左手散文

在《逍遥游》《鬼雨》一类的作品里,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在这一类作品里,我尝试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与弹性。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亂倫罪不應廢除,更要擴充適用範圍

考慮過我所身處的社會文化現況,我認為反對亂倫的立場大致上仍然是合理的。以下我只會討論涉事者都是成人並自願的這一類亂倫。最重要的是,本文要旨不在於直接評價任何真實個案,而只探討一般的價值問題。

張郁婕(Chang, Yu-Chieh)

【評論】寫在授權日本當局強制遣返難民申請者的「入管法改惡案」通過之後

日本在本日(6/9)強行通過爭議極大的「入管法修惡案」。這次修法內容修了什麼?為什麼它的爭議如此之大?這部法案和台海衝突又有什麼關係?

Sogni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 鼓励读者评论 @Web3Matters 馬特週報 社区活动

抱歉,前篇文章可能没有写清楚😭,活动目的是感谢用心留言和作者互动的读者。参加活动可以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本文下留言,提名文章或你最欣赏的读者留言或读者id即可,不需要另加额外评论留言(当然如果要添加感想感触,也非常欢迎👏)。

Angela Chen

推薦讀者評論:高山流水觅知音

以下文字是為〈高山流水觅知音 - 鼓励读者评论 - 申請 @web3matters 社區活動小資補助〉而寫,懇辭贊助,謝謝!

Sogni

高山流水觅知音 - 鼓励读者评论 - 申請 @web3matters 社區活動小資補助

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其实需要缘份。在如今这个“创作泛滥”的时代(外加I来搅局,😄)能遇上“心有灵犀”的欣赏者才是更珍贵的。希望申請活動經費,鼓励读者评论和反馈。

pengson

插队,是一件小事

普通人的恶,其实不可怕;插队不是杀人放火

Robert

我在评论区打个.是什么意思?

是一种态度,浓缩了感慨万千

何補齋

【昨日的政治評論】王曉波和他的母親章麗曼 |

他只恨「自己不爭氣」,這可真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典型案例。母親章麗曼的人生悲劇,和兒子王曉波的不爭氣有什麼關係呢?章麗曼死掉的時候,王曉波才九歲。於此,我們簡直想要拍拍那個九歲小男孩的背,告訴他不要這麼自責,媽媽的死絕對不是你的錯。

Remedios

情人节再读《情人》:情爱之外一片虚空?

她说,他们应该继续一如既往地生活,身处荒漠,但心里铭记着由一个吻,一句话,一道目光组成的全部爱情。——《乌发碧眼》 我第一次读《情人》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这本书,喜欢到有点痴狂的地步。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那是我第一次认识新小说。五年以来,无数次地反复翻开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