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i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5 我的雙親
在眾兄弟姊妹中,我並不突岀,故母視給我的關注亦不太多,要我回想箇中深刻的事情,實在不易,但我仍記得一樁。一九四一年,母親帶着我們七兄弟姊妹回故鄉赤坎避難後,未幾便病倒,那段日子,她總愛喚我替她搥背。有次,她讚我乖巧,還説病癒後給我錢買零食,這句話深深刻印在我的腦海中,於今未忘。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4 孕育愛國思想
兒時在鄉間的生活悠閒而快活。綠油油的田野,清清河水流淌、我和兄弟姊妹常常走到屋前的小河,時而捉魚時而玩水,但安寧的背後,卻是個國難日深的日子。一九三一年,我岀生那年,中國爆發九一八事件;一九四一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本軍隊佔領香港,母親和保姆蘭姐領着我們、一行九人在饑餓和刺刀威脅下離開香港,回到廣東開平故鄉避難。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3 兄弟姐妹間的兒趣
弟妹之中,阿強比較霸道,綽號「鱷魚頭」,但他讀書的成績很好,又逗得長輩歡喜,親戚買玩具多數是給他的。記得當年為逃避戰爭,母親帶我們回到鄉下赤坎,阿強特別喜歡跟那個槍法奇準的越叔,帶着狗去打獵。聽叔伯説,父親生病,就是因為吃了打獵得來的雀,那雀肚內還藏有蛇蟲,父親照吃不虞,結果病倒。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2 沉思的「傻仔華」
四歲那年、我家住鵝頸橋駱克道一幢屋宇三樓的一間只有百多平方呎的板間尾房,即現在消防局的背後。樓下是賣煤球的店舖,街上常常放滿曬太陽的煤球。從窗口望去總看見遠遠盞閃爍的紅燈,後來才知道那是尖沙咀的天文台。住了不久,搬家到不遠的莊士頓道。父母親和家姐、明哥齊心協力、把家具雜物先搬到舊居樓下,再搬到新居樓下、又再搬上樓。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1 - 家世
一九九六年,香港回歸前一年,我赴美加一行,在多倫多與親友共度六十五歲生辰,和司徒家族成員在彼邦聚會,有來自香港的、也有早移居海外的。我和明哥、家姊,一起跟年輕一輩的家族成員,説一説開平司徒氏的源流和我所知悉的先祖往事,盼望他們都能一一記住,切勿忘本。
人間相伴能幾時,朝朝暮暮總相思 - 「六四」死難者馬承芬丈夫-杜東旭
馬承芬,女,家住北京市,遇難時55歲,於1949年參軍,參加過抗美援朝,1953年回國復員,屬鐵道兵。1989年6月3日晚,與樓內鄰居在院內(水利科學院對門)納涼,遭行進中的軍車射擊,腹部中彈,送304醫院搶救無效,於6月4日凌晨身亡。馬死後,其夫曾多次給軍隊系統寫信反映,一直無…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序
回憶錄要寫的是:第一,個人理想、信念的幻滅和重建;第二,總結經驗,以防「港人治港」演變為「黨人治港」;第三、留下有益社會的經驗教訓;第四,記錄一個時代的歷史面貌;笫五,有關家庭、家族、朋友等值得記下來的事情。我寫回憶錄也不是為自己樹碑立傳,只想將自己經歷的一切寫岀來,留下史實。
香港 - 美麗島 - 羅冠聰
2021.03.01 臉書原文備份

「煽動」作為一種法律武器 - 區家麟
2021.06.01 立場博客原文備份
穿官袍戴假髮演一台爛戲 - 區家麟
2021.02.22 立場博客原文備份

2020 香港新詞 - 區家麟
2020/12/26 原文備份
回應國安法通緝:歷史不留白 真理永在人世間
張崑陽 - 2020.12.28 昨天從新聞媒體得知我和多位手足被列入國安法通緝名單當中。一如既往,政權沒有透露更多資訊去闡述我的「罪狀」到底是什麼,但當然這已經無關痛癢。自離開香港一天,早已預到政權會以此為報復,抹黑我們深愛香港和追求民主之心,以圖進一步孤立和打壓國際線的發展空間。
《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出版前言
在香港本土社會運動中,司徒華先生是其中一位舉足輕重的先驅者,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他積極參與和領導的幾個重要社會運動,從爭取合理權益、到推進民主的發展、為香港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影響深遠,他留下的經驗彌為珍貴。《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是司徒華總結他一生的經歷和經驗,留給後來者的歷史見證。
在亂世中堅強:低谷、幽暗與希冀 - 羅冠聰
2020年12月13日 Facebook 原文備份

二十年的淚水-我想我的兒子戴偉 -「六四」死難者戴偉母親-劉秀臣
戴偉,男,家住北京市,遇難時20歲。北京和平門烤鴨店廚師。1989年6月3日晚,戴偉前往烤鴨店上班,行至民族飯店前受阻,後背中彈,送郵電醫院,因失血過多於6月4日凌晨死亡。
在國安法下的新常態,我們應如何反抗和思考 - 羅冠聰
September 20, 2020 原文備份

這星期給香港人的通識題 - 陳沛敏
蘋果日報 2020/09/12 02:00 原文備份

何桂藍專訪 — 除下記者證後,還有人與她同行嗎?
立場新聞 2020/07/07 12:22 原文備份

二十年的淚水-我想我的兒子戴偉
「六四」死難者戴偉母親-劉秀臣:戴偉,男,家住北京市,遇難時20歲。北京和平門烤鴨店廚師。1989年6月3日晚,戴偉前往烤鴨店上班,行至民族飯店前受阻,後背中彈,送郵電醫院,因失血過多於6月4日凌晨死亡。
二十年的心聲
「六四」死難者劉洪濤父母-齊國香、劉仁安劉洪濤,男,家住湖北武漢市,遇難時18歲,生前是北京理工大學工程光學系88級學生。1989年6月4日凌晨1時許,在民族文化宮附近遇難,從北京郵電醫院領回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