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由肩倒立说起
我喜欢cristo的课,他和我以前喜欢的几个瑜伽老师一样,会不厌其烦地重复提醒每个动作的要点。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这些要点,进行自我身体扫描和自我纠正。
因为在任何一个动作中,比如肩倒立、臀桥等,需要非常多的身体部位协调工作。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感觉的,我的体会是每次自我身体扫描的时候,总会发现有偷懒的身体部位— 即使从外面看起来,做得像模像样的。
比如,肩倒立时,手会随着时间往上滑,这会造成身体下陷;身体会倾向于松懈下来,像香蕉,而不是笔直向上的松树;脚的发力也还有讲究,最起码对我的身体而言是这样的,是芭蕾脚那种脚尖上提,或是向上提脚跟,还是选择介于这两种之间,努力上提脚的内侧,这些一点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对肩倒立的体验。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时刻保持对身体的觉知,要看到、体会到自己的身体正在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的觉知。这不是关于某个动作有哪种最佳方案,就像所有人的身体都必须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达到某种效果一样— 我认为这是绝对错误的认知。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想训练的部位,想达成的某个过程都是不一样的。这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讨论— 还是省下来吧。😂
另外一个体会就是要意识到目标,我指的是focus。 比如肩倒立中,我觉得我的目标是向上、向上、向上,笔直向上,向上提脚就是这个目标的体现,而不时地把上滑的手往下挪,以及把直立的腿往臀部方向移动(而不是位于身体前侧,形成香蕉型体态),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撑身体,来协助实现笔直向上的目标。
为了让身体协调起来达成目标,必须要感知自己身体的中心(center). 这就涉及到身体的前后、左右的平衡用力。— 这个工作,只能由每个人自己来做。
我觉得瑜伽的过程和平常做事情也可以联系起来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中心(重心),而不是完全服务于别人的中心(重心),然后要调动所有可用的资源(瑜伽里是身体上的、觉知上的资源),全神贯注地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里,要保持觉知,要及时警觉到偷懒、犯错、或是正确执行的时刻,要能够及时纠错。
所以“瑜伽就是生活”,我深表赞同。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