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织网与星火
工厂的喧嚣似乎永远也无法完全洗去,即使回到那间简陋的出租屋,李明耳边有时还会回响着机器的轰鸣。但这几天,他心中的警惕和思考,早已盖过了身体的疲惫。小虎的发现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带来了迫在眉睫的风险…
第十四章:科技的迷梦
医院的消毒水气味似乎淡了一些,或许是因为李明的心情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重。母亲的精神好了许多,虽然依旧虚弱,但咳嗽明显减轻,脸色也恢复了些红润。她靠在床头,看着正在给她削苹果的李明,眼神里带着一丝探究…
第十三章:虚假的黎明
依法治国,利国利民健全法制,保障权益拥护新政,共创未来一夜之间,第八区的街头巷尾,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大量鲜红的标语。破旧的墙壁被崭新的宣传画覆盖,高音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慷慨激昂的社论,就连电子厂的车间广播,也在休息时间插播起了关于“法治新时代”的解读…
第十一章:灰烬中的火星
电子厂沉重的铁门在身后缓缓关上,将机器的轰鸣与焊锡的焦味隔绝,却无法驱散渗入骨髓的疲惫。李明拖着仿佛灌了铅的双腿,汇入下班的人流。暮色像一块肮脏的抹布,擦过第八区灰蒙蒙的天空,将一切都染上沉郁的色调。路灯稀疏而昏黄,勉强照亮坑洼不平的街道和两旁破败的建筑…
第九章:废厂的低语
…
第八章:深渊里的回声
…
第七章:流水线的囚笼
电子厂的车间像一座巨大的铁盒,空气里混杂着焊锡的焦味和机器的轰鸣。李明站在流水线旁,手里握着焊枪,眼睛盯着面前的电路板。灯光刺眼,映得他脸上的汗珠像油珠滚落。他的工位是第十七号,左右两边是和他一样沉默的人,头低得像被钉在桌上。领班在远处踱步,嘴里嚼着槟榔,眼神像鹰盯着猎物…
第六章:坠落的台阶
第七区的雾霾浓得像一堵墙,李明站在“真理部”门口,手里攥着一张裁员通知。纸上写着:“因工作态度不端,效率低下,李明自即日起解除职务。”字迹工整,像一把刀划在他心上。他抬头,看见赵强站在窗边,隔着玻璃对他笑,嘴里叼着烟,手腕上的金表闪着光。李明攥紧拳头,却没力气砸出去——他知道,赵强赢了…
第五章:人群中的孤影
…
第四章:无声的陷阱
清晨的第七区比往日更冷,风从筒子楼的破窗缝钻进来,像刀子刮在李明脸上。他一夜没睡,赵强昨晚的话像根刺扎在他脑子里:“明天看你还能不能坐在这儿。”他知道,自己昨天的顶嘴是个错误,可他不后悔——至少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像个人,而不是一台只会写谎言的机器…
第三章:墙上的裂痕
第七区的清晨依旧被雾霾裹得死沉沉,李明拖着疲惫的身体挤上通勤车。车厢里有人咳嗽,声音像破风箱,没人抬头看一眼。他靠着生锈的栏杆,脑子里反复回放昨晚《呐喊》里的句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是想争,可争什么?怎么争?他连母亲的药都买不起…
第二章:裂缝中的影子
夜色像墨汁泼在第七区的街巷,筒子楼的灯光昏黄得像垂死的蜡烛。李明坐在桌前,借着从窗缝漏进来的路灯光,偷偷翻开那本《呐喊》。他不敢开灯,天网的摄像头虽看不到屋内,但邻居的眼睛无处不在——老王昨晚就因为多点了一盏灯,被张婶举报“浪费资源”,罚了半月口粮…
第一章:灰色的清晨
清晨的雾霾像一张破旧的幕布,笼罩着大同国第七区的筒子楼。空气里混杂着煤灰和隔壁摊贩炸油条的焦味,李明从硬邦邦的木板床上爬起来,揉了揉酸痛的肩膀。他的房间只有十平米,墙角渗着水渍,唯一的窗户被铁条封死——“天网”说这是为了安全,可谁都知道,这是为了让人无处可逃…
在沒有黑暗的地方相逢。在看完《1984》之後
《1984》喬治・歐威爾。

我们与他们5: 为什么强者一定要欺负弱者
背叛一个好人只需要违背自己的良心,而背叛一个坏人则要面对恐惧;不是任何人都有良心,但任何人都有恐惧

書評》會不會我們都活在被修正幸福一點的大洋國?評漫畫版《1984》
1984》故事單純。也因為單純,所以力量很強,讀了就像被一記正拳打中,讓人眼前一黑,很久都爬不起來。如果說黑色代表權威、未知、與恐懼,全書以黑色為底貫穿,貼切表現出老大哥(Big Brother)建立在未知恐懼的權力象徵。黃色的太陽般溫暖,卻用在真理部與勝利大樓,配合黑色基底,以及官僚的無表情臉龐,帶出浮空般虛假的安心與溫暖。普佬區的紅色在…

給白痴的1984指南(An Idiot’s Guide to 1984)
未聽過1984?一文簡單指出一般人應該認識的1984皮毛意義!

走走晚報:俄羅斯年度暢銷書是這本70年前的小說📖
1215晚報

當1984 Vs. 紙盒狗 與 深夜爬爬圈
至少,這兩個意象,不論是走可愛路線的“遛紙盒狗”還是走嚴肅路線的“深夜爬行”,都相當強烈!相對於四通橋的橫幅行動,更隱晦、更深埋、更內化,但卻一樣讓人心痛!在被震動、被刺痛的同時也深思起來… …

黃金馬桶王國
在希望的國度,坐上黃金馬桶就是個高貴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