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好嗎?|保持開咪 務實抗議 四度入獄黃浩銘 鋼線上「盡力去表達」
每逢周三晚上,社會民主連線前主席黃浩銘,都會上網絡頻道「香港花生」,開咪月旦時事;隨社民連繼續示威、請願,嘗試在「新香港」表達政見。最近一次,他因為 47 人案裁決而到法院外示威,被指涉「在公眾地方作出擾亂秩序的行為」被捕。

紀念灣寶洪箱大姐
箱姐辭世是一件新聞會報導的大事,表示我們已經走過了前個時代,過往是工會、自救會的任何人的遭遇和訴求能被完整刊登報導就已經很不錯了,希望這一波所有人對她的訴說不完的懷念(臉書上每天都持續有新的貼文),能夠啟動整個社會對土地徵收、人民迫遷議題及兩公約的重視。
一個突破付費牆的出版實驗
這兩天學術界跟讀者界,應該有蠻多人在討論一件事:z library被抄。這個非營利團體,提供使用者自己上傳電子書跟電子論文,然後免費開放所有人下載。這種行為當然違反目前的智財權法,美國政府最近把它抄了家。但我想趁這個機會問一個問題:在當代,付費牆是必要的嗎?

2022.8.4 香港法庭新聞匯編
焦點:社工阻差罪脫 控方上訴指其要求警示委任證屬「阻撓」 法官質疑;9.15 灣仔|中學教師被指藏鐳射筆罪成 家長、校友會求情 官酌情扣減後判囚 5 月

譯步亦趨|一譯激起千重浪——說說「大翻譯運動」
“Fourth estate, wanderer, Chinese information, holds muck-rake in hand, wears crown from gutter. Not responsible for original content, peace and love.

[紀錄片心得]時代革命:願民主與自由 萬世都不朽
世界的潮流是站在民主自由這邊的!願民主與自由,萬世都不朽。台灣人、香港人、世界上所有熱愛民主自由的人們,我們一起加油!

影評|《牽阮的手》感謝所有抗爭者爭取的自由
我們生活在一個極度自由的國土上,而這一切是得來不易的,我們要好好感謝一直為自由奮鬥的社運者。
《夜更》與郭臻的漂移影像:闖入社會運動現場的電影
今年金馬奬有三部直面香港社會狀況電影得了奬,我們也可以回顧一下去年得到最佳劇情短片奬的《夜更》,是《十年.浮瓜》的導演郭臻的作品。拍攝《夜更》時,郭臻直接駛入示威現場,錄下了示威者對警察的叫罵聲和警方發動攻勢前的廣播,使這齣短片成為香港在2019年高度濃縮的時代見證。

石牆還在,怎會沒有石牆花?
沒有了「石牆花」這個組織,難道石牆上就不會開花?不然。一日有石牆,牆上無論如何都會開花。
澳門與民主小清新的想像錯置
自啟蒙運動與法國大革命以來,近代世界誕生了第一批狹義的民主小清新,基於思想與行動的內在統一性,他們所得到的下場通常不會太好,更多的是成為燃料給僭主戴錶,正如延安青年一樣。學院認為,工業化與城市化本該就會帶來階級中產化、思想現代化、公民民主化,將家族社會、鄉里社會裡集體主義「解放」...

譯步亦趨|譯者不應有立場?從《明報》社評譯者拒譯說起
兩年前差不多這個時候,香港社會運動一觸即發,《明報》一位長期翻譯社評的譯者因為不認同當時的社評內容,拒絕翻譯社評,在社會上引起了小小的騷動。身為譯者,也不免會有人問及看法。雖然當時覺得問題相當無稽(除非收了錢不譯,否則覺得不該譯就不譯真的無可厚非),但仔細想想,譯者應該中立的想法,似乎仍然深深地刻在很多人的腦海裡。

【三碗細牛腩麵點播】十週挑戰(5)|香港的時代之歌(MLA)
「三 碗 細 牛 腩 麵」 讀出來正正就是廣東話九聲六調中的首六聲: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才發現上次的 【三碗細牛腩麵點播】十週挑戰(6)|為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孩子而唱的歌 不小心跳了第五週,補回的這一週繼續推薦上次提及的香港獨立樂隊––––My Little Airport。

勞麗麗〈寂靜春天來臨前〉:聆聽混聲合唱的兩重生態
圖片:勞麗麗現時座落於錦上路八鄉的生活館,不知不覺已經成立了十年。這也意味着孕育生活館的「反高鐵、護菜園」運動,已是十年有多的事。身為生活館成員的藝術家勞麗麗,以創作〈寂靜春天來臨前〉來回顧反思這個已有十年的組織、地方,將影像、聲音和訪談糅合,化成一個多重投映、多聲道的裝置。

網上論壇:美國大選後的國際線初探
圖:薑汁撞奶自七月港區國安法通過後,「美國大選會如何影響香港社運?」的討論牽動不少港人的思緒起落,社會各方亦激辯不同國際線方案對香港自救的長短之處。近日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塵埃落定,流傘期昐舉辦一個網上論壇,與眾共同探討美國大選過後,國際線前路何去何從的命題。

香港與身份認同的毒害
身份主導的政治往往淪為暴力這個現象絕非偶然。戴面具的示威者在金鐘慶祝雨傘運動週年。2019年9月28日。圖:Alex Yun/流傘本文原刊於《Ragazine》;流傘授權自行發布。身份是一個很矛盾的概念。我們用它來指一個人客觀的、可證實的特徵,也用它來指一種主觀的、將個人與群體連接起來的歸屬感。

《70年代雙週刊》的浮與沉
曾短暫存在的香港激進左翼雜誌為我們今天的政治行動奠定了基礎。編按:本文原刊於美國左翼雜誌《國家》;流傘獲授權自行發布。以下發表的版本已由作者修訂並擴充。作者按:本文特別鳴謝楊凱文、Gina Marchetti、羅永生、楊慧儀的研究工作,以及與莫昭如、區龍宇、「長毛」梁國雄的訪談,...

重新定位台灣和香港:建立力量的新方向
中國勢力迫在眉睫:香港和台灣的抗爭者必須找出彼此之間以及與世界聯繫的新方向。圖:spf.pdf/流傘英文原文見此。詳情請聯絡流傘義務翻譯團隊。譯者:Mary L., NN台灣交響黑金屬閃靈樂團於2019年舉辦的音樂會,在台北自由廣場設置了喧鬧的衝撞區,吸引了三萬名參與者。

香港獨立電影《風景》:在雨傘運動和反送中抗爭之間
風景有兩種:一種是在舒適的豪宅內透過落地玻璃看山看海,是固定的;一種是在路上或海上移動中的景物,是變換的。許雅舒以社會運動為題材的《風景》所展現的主要是後者,並質疑前者。在移動中的景觀不單是空間上的轉換,也意味著時間的變化。電影開始,攝影機緊隨著男主角太初在西灣河鬧市中行走,映著...

澳門人是奴化教育下的犠牲品
1999年12月19日下午五時,南灣澳督府前奏著葡萄牙國歌,一面葡國國旗在旗杆上徐徐落下,從這一天開始,葡國人在澳門的管治正式宣佈結束。那天,我也站在圍觀的人群中,心情有點鬱結,當時恨不得手上有些雞蛋或蕃茄,用來擲向正在主禮的末代澳督韋奇立身上,讓葡國人在這個電視直播的一刻,在全...
台灣「三一八學運」五週年的台港社運反思
五年前的這天,一群台灣大學生夜闖立法院,要求當局退回《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因協議被指會損害台灣經濟和民主權利,加之當時執政的國民黨跳過逐條審查直接送立法院存查的的行為有違「程序公義」,爆發的佔領運動持續了整整24天,最後以服貿協議被推遲,學生退出議場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