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節錄《阿共打來怎麼辦》萬年不變的經典謠言──封鎖台灣
萬年不變的經典謠言──封鎖台灣 「封鎖台灣」也是數十年來沒有消退過的謠言,主要內容大致分為兩方向: 1、台灣是海島,被封鎖就會完蛋。 2、中國可以輕易封鎖台灣。 然後就死了。 是的,就這樣,沒有任何技術討論,直接結論。 大談此類謠言者,絕大多數都是用國際關係角度切入,理由不外乎是「其他國家不會出手幫助」、「台灣撐不了幾天」,至於怎樣封鎖,如…

節錄《观念的水位》给理想一点时间
然而世上真有救世主吗?“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50年代中期的集体化运动,正是对此的说明。钻石捧在手里还没捂热,通通交到国家手里。到50年代末,台湾农民开始实现“耕者有其田”,大陆某些地方却出现天灾人祸。那些不幸死于饥荒的农民是否想到,他们忍饥挨饿的痛苦与当年打土豪分田地的痛…
節錄《晶片戰爭》台灣的兩難
如果中國真的入侵台灣,也不太可能把台積電的所有員工都抓起來。要是中國真的那樣做,只要有一些憤怒的工程師反抗,就足以破壞整個行動。解放軍已經證明自己可以從中印兩國爭奪的邊境上奪走喜馬拉雅山峰,但是要奪走全球最複雜的工廠,裡面又充滿爆炸性氣體、危險化學品、全球最精密的機器,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節錄《美中貿易戰,戰什麼?》WTO為何無法馴服中國
中國市場有結構性問題,且難以控制,那就是政治風險。如中國反對法國政府接待達賴喇嘛,消費者就杯葛法商家樂福、LVMH;反對日本東京都把釣魚臺納入行政管轄區,消費者就杯葛日本品牌的汽車;反對韓國接納裝置美軍的反飛彈系統,消費者就杯葛現代汽車和樂天在中國的超市,逼使後者自中國撤資。國際品牌因為企業發言不合國策,遭消…

報導》少子化的臺灣,為什麼有世界最多的試管多胞胎?社會學者與婦產科醫師談《多胞胎共和國》
台大社會系教授吳嘉苓在新作《多胞胎共和國》中指出,當1982年新加坡宣布亞洲首位試管嬰兒即將問世後,臺灣就有媒體提出「我們顯然落後新加坡」的警示,「試管嬰兒的亞洲排名,儼然成為臺灣科技能力的指標。」新科技為許多難孕夫婦帶來新的希望,但其中隱藏的問題與健康風險,卻少有揭露。為此,吳嘉苓透過百場深度訪談與15年的田野調查…

節錄《美中貿易戰,戰什麼?》美中供應鏈的合與分
臺灣在這個非中國體系的亞洲供應鏈的建立上,將扮演拓荒者和連結者的角色。臺商迄今仍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主要貢獻者,臺商的移出中國因貿易戰已勢不可擋。有些臺商動作快,有些臺商動作慢,這是因為他們的客戶(品牌廠)有不同的考量的緣故。

異鄉影人|專訪金馬獎得主陳卓斯、王紀堯 顏色擷取樣本.mov 香港的故事還可怎麼說?
在沉重與悲情以外,她們希望摸索另一種可能。

偷文集_【用香港国安法鎮壓台灣大罷免?】
一位在台灣讀書的香港女生,最近在臉書發文,呼籲在香港的台灣人參與連署罷免國民黨立委。沒想到,她竟然因此收到以「香港国安法」為名的恐嚇,這件事非同小可,也很耐人尋味。
BBC_李孟居案:台商香港示威期间深圳被捕判刑,获释离境后回忆四年意外经历_2023年7月27日
中国国台办当年9月确认李孟居因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被扣留并依法审查;隔年,中国官媒央视的一段节目指他被控“涉嫌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遭深圳市国家安全局逮捕,判刑一年十个月与两年“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
偷文集_【看得見的疑慮重重】
绿营的"亡国感",除了对岸"大国崛起"的霸凌,更大的背景,反而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强势,蔡英文的"维持现状"已势不可能,两强对决,逼她必须选边站,自然不可能站到专制那一边,虽然是"同文同种";弔诡的是,蓝营难道可以选择站到习近平那一边去吗?那就是被关进"一国两制"囚笼中,香港的苦苦挣扎與覆亡,就在眼前!
節錄《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
蔡英文以總統候選人的身分去華府訪問。當年她進了國防部、進了國務院,也進了白宮,訪問成果非常好。最後一天華府辦僑宴,我上臺致詞,說小英這一次華府訪問非常成功,大家都看到了,那時候蔡英文就告誡我,不能『講成功,要講順利』,好與壞,應該由民眾自己詮釋,而不是我們自己人大肆張揚。

節錄《史明回憶錄》台灣人
中共硬說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並想併吞台灣以消滅所謂「中國叛亂團體」的中國國民黨,以期完成「大一統」。但台灣人主張,台灣是歷史上台灣人祖先以血汗得來的不可侵犯的領土,寸土不可喪失,誓死反對中國併吞。

漫射計畫》穿越漫畫百年,翻開《臺灣日日新報》看日治時期報紙漫畫的社會功能
文|鳳氣至純平(成功大學台灣文學博士) 漫畫是載體、是傳播媒介,也屬於時代的光。2023年底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處正式落腳臺中,東側園區率先開放,多樣化展覽召喚人們踏入園區。2025年起,籌備處以「漫射計畫」邀請讀者一起沉浸在臺灣漫畫的歷史與當代風貌。本專欄與國漫館籌備處合作,不定期分享豐富漫畫故事與評論。 報紙上的諷刺漫畫,除…

節錄《打台灣不如騙台灣》_中國滲透很危險,難道美國或其他國家的「滲透」就不危險嗎?
日本和美國長久以來,無論在影視娛樂、流行文化、飲食習慣等多方面,也對台灣影響不小,但即使我們看了再多的美劇、日劇、韓劇,我們也不會哪天忽然被這些國家併吞,或是成為美國第51洲。

偷書記《人類大歷史》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對現代人來說,雖然有各種鎮靜劑和止痛藥任我們使用,但我們愈來愈期望能得到舒適和快感,也愈來愈不能忍受不便和不適。結果就是我們感受到的痛苦程度,可能還高於先人。

節錄《打台灣不如騙台灣》
舉例來說,在馬來西亞有許多內容農場平台,或是海外知名的微信公眾號,貼文內容經常強調中國的世界影響力,而這類平台的主要閱聽眾,通常都是海外華人、旅外中國人等中文使用者。

節錄《再談阿共打來怎麼辦》備戰以止戰
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取得台灣都勢在必得,除非中國放棄稱霸,徹底服膺美國貿易秩序。這也不是不可能,習近平之前的中共總書記,除了武統外,還有其他各種可以談的方針,標準從來就不是不變。

節錄《再談阿共打來怎麼辦》
除了細節不同,中國在這二十年的發展,完全走在相同的道路上,與毛澤東建國之初設想的陸地防衛固守大不相同。而結果會不會一樣我們不得而知,但相關國家都在做準備,不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重演。

「誰」不能談政治
我們很常會聽到「這裡不要談政治」這句話,尤其在最近這幾個月,但很少會想過,這句話約束的對象是誰。我們可以接受政治人物上節目高談闊論,教室裡若有老師在上課時大談自己的政治理論跟偏見,學生頂多放空,很少抗議;跟著公司的主管出差,主管大罵現在的誰誰誰,讓我們生活難過,下屬大概也就陪笑過去;回到家打開信箱,掉出來一疊…

日子!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