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抑郁吗?关于我抑郁症的思考分析
我无法确定这些想法是因为我矫情,恐惧、懒惰、还是因为真的患有抑郁症!

我的完美人生|找缺點,也太難了吧
沒缺點也是個大禮!

閱後感:《人生本來如寄 / 沈熹微》
生命中沒有真正不好的事,那些迎面而來的風雨,都是這一路的恩遇。

抑郁日记06

抑郁日记05

抑郁日记04

抑郁日记03

閱後感:《津輕》
人生在世遇見不同人和事,每人都會離開,每人都曾經是生命中重要的過客。

抑郁日记01

成癮行爲,窺見一二
關於那些無法長篇大論的東西

记在一次惊恐发作之后
八月底的某日,我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惊恐发作。以下是由清醒后第二天所记录下的文字删改的内容。
看後感:《年少日記》
你總有一天會成長,變成你想成為的人。

在最危险的时候,请务必动起来
那时我站在公寓走道的栅栏缝隙间,从高处望下去,神经系统很平静,没有先前对高处的一点害怕和腿软。与此同时,意志力在和深渊的诱惑作战。为什么忧郁症的人会这么累或没动力,是把所有的意志力都用在阻挡死亡上了。那时只剩我、清澈无云的夜晚和几步的距离。
没钱做心理咨询,还能怎么办?
这里存在一个悖论,社会资源最稀薄的人群,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他瓦解了我的自信和尊严|七日书
寻找一个珍惜自己的环境。
为人父母
如鲠在喉
《兒子可否不要走》:愛所無法觸及的抑鬱症
法國導演Florian Zeller今年交出三部曲的第二部《兒子可否不要走》,講述高中的兒子患有急性抑鬱,在他身邊的父母,如何應對日漸失效的溝通及倍增的煩惱。在神話經典裡,「愛」被描畫為偉大、神奇、可化解所有困難的力量;但電影把我們拉到現實世界反思——原來在疾病面前,愛也變得無能。

播客自薦|“我媽說,抑鬱症不存在”
“抑鬱症就是你想逃避現實”,“你想太多啦”,這些傷人的話可能會像一把利劍,直擊受精神疾病困擾的人。為什麼在這些話面前,辯論會顯得蒼白無力,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抑郁症是一种结构式困境
在华人圈,“神经衰弱”被人们广泛认同和使用,对他们来说,神经衰弱意味着一种表象和症状模糊、多变的小毛病,包括睡眠障碍、忧虑与注意力不集中,他们相信这种病一般来说是由于神经系统、大脑和神体的虚弱引起的,但在现代西方与日本,医生会把这些症状诊断为“抑郁”、“焦虑”等等。

歌手李玟轻生去世,抑郁症只是心理问题吗?
她仿佛是组成我们童年回忆的一块拼图从我们的心头消失不见,也许我们还不愿意承认,可是人生的真相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一切都终将会渐渐从我们的人生里退场离开、消于无形。
